拳譜招式
  文章論述
南海太極拳學苑
    文章論述
 
 
  太極之美 ------------------------------------------------------------陳修姚2001/7/22

 

 曾經在一次大型的太極拳比賽項目研討會上,有一位同道這麼說過:「我們的太極拳運動要表現的是功夫而不是美感」。對於這句話筆者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美感的運動不一定有太極拳的功夫,然而真正能表現太極拳功夫的一定有美感。」

 太極之美-美在它的自然與協調,美在它的舒展與柔和,美在它的安靜與內斂,美在它的勻稱與圓融。它的勁道是暗藏的如流水,它是依根本的力學立論不求虛華,它完全循宇宙的法則自然天成,最主要的是它美在與每一個動作有息息相關的攻防意識。

 近年來太極拳各種套路比賽風行,無法忍受太極拳推手淪為暴力的各年齡階層的人士都紛紛投入套路的競爭,筆者在訓練這些有志參加套路的優秀運動員總會問及他們:「你希望成為一位工匠還是藝術家,如果你只一味的模仿或注重機械的規格,也許你可以投裁判一時所好拉高一點成績,但你缺乏武術的生命力,也就是武術基本內涵和思想,所以你永遠無法成為一位真正的武術家,因為你可以表現美卻表達不出武的精神。」

 談到太極之美,我們應從基本功談起,當你練習太極拳之初最重要的既是練基本的身形、練腿力、練腰胯,首先要明白如何領起你的身體讓肩膀與腰胯垂直,要知道身體重心垂直的位置,就是要讓身體放鬆正直的如自由落體般將胯點架在曲蹲的大腿骨上,爾後方能開始訓練重心移動的方式;你不但要隨時保持腳底與大地的密實聯繫,還要清楚的瞭解如何以腰胯旋轉來改變方向,然後你可以體認移動重心和轉動腰胯的勁力來源,還有你必須知道動手時如何鬆開上肢的肩肘關節,如此你才能鬆沉的存蓄你的能量。有了這些基本體能後你才能進一步要求內在的感覺,其中包括思想的專注、精神的安逸、呼吸的調和以搭配攻防意識的帶動。所以練拳先由外在的形練到內在的意,再由豐富的內涵影響到外形表現。一舉動之輕靈,一動無有不動的貫串,剛柔並濟的開合,棉裡藏針的沾黏貼隨才能散發無窮的武藝美感。

 這裡我們由不同的太極拳架裡探討它的美:
鄭子太極拳的強調大虛大實,鬆到無手的感覺,所以從一位姿勢正確的行拳者的動作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她)移重心時的勁力傳達,轉胯時支撐腿的穩定性,更明顯的可以觀察到上肢的動線因完全隨腰胯運轉而畫出的自然弧度,看似柔美卻如安靜的流水所隱藏於內無法抗拒的衝力,每一個轉化都是那麼圓滑從容不迫,每一道勁力彷彿無堅不摧的坦喀車直駛而來,又如大軍壓境的攻佔密不透風,整套拳架不僅是雙手隨勁力的動盪,腳步亦一步一趨的隨著胯動而成圓弧型的移步,這樣手腳配合的整體表現絕對的呈現出肢體藝術的人體力學美。不只是行拳者本身動中求靜的安寧,旁邊的欣賞者在整套拳裡都可以追隨在行拳者的氣勢牽動中,沉沁在他的動盪頻率裡被完完全全的吸引而激起心中的共鳴,這不就是美嗎?

 如果我們再由另一個角度細觀大陸普遍推行的廿四式和四十二式,從拳架表現的大開大展中可以看到行拳者周身一體飽滿的圓弧,勁力蓄放時四肢肌力的鬆緊開合,鬆中的內斂不軟塌,緊中的飽和不堅硬;獨立支撐腿的穩定安逸如大地植物的生長,腳底下的沉穩可比作大樹埋在土裡的根逐漸的延伸它的根鬚擴大底部的勢力面積,密切的吸取大地的能源,整套拳的氣勢龐渤如山岳的深沉和洪水的排山倒海,這種激盪心靈的衝擊難道不是美嗎?

 史記太極拳的起源陳家溝的太極拳,又是另一種型態的太極美,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力將人體的每一處關節變成連在一條線上的環珠,從珠環的一端啟動就帶動了整條珠環節節貫串,於是人體的肌肉、肌腱和韌帶在這條被帶動的環節上表現出最美的曲線,而這條曲線如同一條被抖動的長鞭將起點的施力具結所有環節的合力輕鬆卻銳利的展現在落點上,全身的環節又如同滾動不已的球體化開任一點所接觸的動力,這種滾動的線條將肢體的曲線表現出極至的藝術美;列如陳式太極拳中金剛倒錐、二起腿和蹬一根子的爆發勁力輕脆,和發勁後的立即鬆沉更是把一貫柔性的太極拳付於速度的美感,這種剛柔並濟的表現所帶動視覺感官的亮麗,這難道不是美嗎?

 也來談談上步必跟、退步必守的孫式太極拳,這套拳風中所表現的勁力呈現拉鋸的往返摺疊,拳中的蓄放、發化、開合如同蜘蛛織網將入侵的昆蟲含蓋併吞,那種沾粘相隨的攻防將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詮釋到極至,這不就是美嗎?還有許多其他的太極拳不勝枚舉,只要是遵行太極拳的基本理論必然表現武學的藝術之美。

 原來套路是這樣的美,難道推手和散手只剩下輸贏的格鬥嗎?推手和散手被稱為太極拳的用,是兩個人的互動。因為太極拳的用講究近身的走化,你來我往的攻守,絕非雜亂無章的對峙,當一方啟動的剎那起,雙方即進入相互往來、攻守變換、藉力打力、轉折化發的接觸中,在兩方互動時對重心的拿捏、腰胯的旋轉、上肢的纏繞和精神的冷靜專注,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太極拳如何從一個圓心的移動旋轉,變成兩個圓及無數圓的纏繞串連,圓本身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圖形。這種雙方身體的配合尋找自我的平衡點,將一向狠惡的互鬥變成相互冷靜的跩摹對方的異動,將攻佔及防禦的的暴力化作點點滴滴的滲透與轉化,所謂急來則急應、緩來則緩隨,這樣的格鬥隱藏著深沉的內斂有山雨欲來之寧靜,也有迅雷不及掩耳的變換、更有泰山不動於前的紮實,難道這不是充分的表現了武學藝術嗎?

 太極之美還有另一種最讓人心動的即是它的意境美,在太極器械中的傳統太極劍裡,就表現了每招每式如圖如畫的意境。記得大陸名家梅應生老師曾經有一篇文章中提及傳統太極劍的招式名稱不像目前流行的比賽套路四十二式太極劍的招式名稱用手法和腿法立名,卻用意像描述點出每一式的圖案,帶領後學者進入除了攻防以外的另一種天馬行空的意境。

 回憶筆者已經往生的師傅孫韶九前輩的太極劍,一招雁子抄水-由手上的劍隨落腳沉胯、沉腕旋腕轉身上撩的動作想像飛鳥由天而降划過水面再揚翅高飛的圖畫;燕雀歸巢的扣擺步攔劍再提膝轉胯旋臂退步反身上刺的一連串動作則將返家的燕子飛回老屋大宅繞樑一圈後終於安全的回到自己老巢的情境表現的身段和意境都是唯美;套路裡有三個跳步和三種刺劍的明顯區別,列如靈貓捕鼠原地跳躍後往下刺劍好比俏皮的貓捕鼠之前故意先逗弄眼前之鼠的機靈;野馬跳澗大步前跳平刺劍又如飛奔的野馬縱身前躍跳過山澗的優美;魚躍龍門的前跳再上刺劍可比活潑的魚兒躍出水面的喜悅;更不必說獅子搖頭、風捲荷葉、燕子啣泥、犀牛望月、白猿獻果等的運劍,如何利用人的身形動作來描繪大自然界動、植物的型態。

 太極之美需要用心去體會、以身體去感覺結合大地的無窮能源和蒼迥浩瀚的氣勢,太極之美美在它雖然是武卻總是作退一步想,讓出空間,因為人是渺小的但世界是如此之遼闊,這樣的思維帶入生活型態那才是太極拳讓我們獲得到最美的領悟。

 

 
 

關於協會鄭子太極拳總教練陳修姚活動訊息教學研習太極圖書館Q &A專區友站聯結

台北巿薪傳鄭子太極拳協會 版權所有  地址:台北巿 大同區 延平北路 2 段 127 號 7 樓 之 14
電話:02-2711-2752 傳真:02-2731-0631 手機:0910-229-457 E-mail: lee229457@yahoo.com.tw


Designed by Pro-web